免费热线:400-816-6905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氮气泄漏致2人死亡!损失约287.1万元!浙江一企业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发布时间:2025-09-04 14:39:25作者:宁波市应急管理局及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事故概述

2025年2月7日8时30分许,浙江宁波某公司发生一起中毒和窒息事故,造成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287.1万元。

直接原因

事故调查组通过现场勘查、视频分析、人员询问等,排除了人为故意等引发氮气泄漏的因素。

(一)氮气泄漏原因

事故软管因管口表面受高温等非常规加热导致硬化及出现无法回弹的扩张,且宝塔接头与软管连接处未使用箍钳箍紧,在管内压力0.9MPa作用下脱落。

(二)造成人员死亡主要原因

干燥间1内缺乏有效通风,氮气泄漏积聚至致人窒息死亡浓度,造成一位员工进入干燥间1后晕倒。另一位员工在发现其晕倒在干燥间1后,未佩戴应急救援防护用品进入干燥间1盲区施救,随即晕倒在干燥间1,最终造成两人窒息死亡。

安全警示

氮气属于不燃气体,本身无毒,其导致人体的窒息机理与硫化氢、一氧化碳不同。后两者具有直接的毒性作用。而富含氮气的大气只是因为氧气含量低才会使人窒息。而且氮气无色无味,且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中氮气就占到78%,因而人们往往会忽略氮气的危险。但是事实上,由氮气引起的窒息事故时有发生。甚至仅是将头探入富含氮气的人孔里,都有可能导致窒息身亡!

1、常见氮气窒息事故原因

◆ 在可能发生氮气泄漏的危险区域缺少安全警示标识,无关人员可能误入该区域。

作业前未进行作业危害分析,盲目施工。

◆ 进入空间作业未办理作业许可,未进行氧浓度检测。

进入空间作业未佩戴便携式气体检测仪。

◆ 抢救人员不了解情况,且未采取防护措施,盲目进入富氮空间施救。

2、氮气事故预防措施

◇氮气应排放至安全区域,避免在人员作业区积聚;

◇作业前须进行危害识别与分析,制定并落实安全措施;

◇对软管站氮气管线及接头进行明显标识,防止误接误用;

在可能发生氮气泄漏的场所安装氧含量在线监测报警仪,并与通风系联动;

瑶安一.jpg

◇严格执行受限空间作业许可制度,进入前必须检测氧浓度;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普及氮气等惰性气体的危害特性,严禁无防护条件下盲目施救。

来源:宁波市应急管理局及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 服务热线

    400-816-6905

    24小时在线

  • 电话/传真:

    400-816-6905

  • 售后电话:

    13181727385

  • 抖音二维码

  • 瑶安公众号

山东瑶安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16012337号-1